上班49个月

1

上个月状态并没有好很多,不过已经找回一些感觉了。不知不觉,今年快要过去一半了,希望下半年的状态能有一个大的好转。

我回答了自己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,这可能是上半年最大的一个收获。对于我来说,什么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?

首先还是回顾上个月的目标完成情况,然后就是聊聊这几个月一直困扰我的“意义感缺失”的问题,还有我是如何给自己做解答的。最后,就是这个月的目标。

2

上个月做得差强人意,感觉本可以更好。

工作目标。阅读番茄372个,接近原定目标的400个。写了2300个字,少于原定目标的10000字。

健康目标。室内单车骑了8小时,低于原定目标的10小时。冥想了7小时,低于原定目标的10小时。

探索目标。只去了一家书店,没去图书馆。去的是网红书店钟书阁,拍照的人太多,体验不是很好。

3

意义感的缺失,表现就在于工作倦怠非常严重,生活里做其他事情最多只能起到一个麻醉作用。

上班如同坐牢,不知道自己每天做的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。无论是刷视频,还是打游戏,都能很好地杀时间,睡醒又是一阵阵空虚袭来。

造成这种情况的局面可能有以下两点:
第一,不满足于只是机械地完成别人交代的任务。刚入职场的时候,我们都是菜鸟,想着先学点东西,做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。随着经验积累和技能提升,想要做更有意义的事情、想要更自主地做事的愿望会越来越强烈。

第二,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不好,降低了改变现状的能力。不满是根本原因,难以改变是火上浇油。从今年4月初开始变得非常严重,两个月里我不断地追问自己,到底做什么才是有意义的。

4

启发我回答这个问题的,是史铁生的短篇小说《命若琴弦》。

从前有两个瞎子。老瞎子是小瞎子的师父,两人每天翻山越岭,走南闯北,到不同的地方拉三弦琴说书卖艺讨生活。老瞎子总是拿着琴跟小瞎子说,这琴槽里有一个药方,是你师爷留下来的。只要弹断1000根琴弦,就有了药引子可以去药房抓药,眼睛就能复明。这琴弦,要真的一根根地弹断才行。

终于有一天,老瞎子弹断了足足1000根琴弦,就打开琴槽,拿出药方去了药房。药房的人告诉他,这是一张白纸。老瞎子在药房外头呆坐了几天几夜,把药方重新封进了琴槽,回去找徒弟说,我年纪大老糊涂记错了,要弹断1200根才行。

我的人生目标就是看书,先看一万小时书,看完再看下一个一万小时,就这么一直看下去。这几天,我兴致勃勃地写代码统计出了几个看书记录,打算一个一个地去打破它们。七天的记录是140个番茄,也就是70个小时。四天的记录是94个番茄,也就是47个小时。两天的记录是57个番茄,也就是28.5个小时。

为了打破纪录,我要想很多办法来帮助自己。例如找很多高质量的、可读性强的技术书,既可以帮助我提升程序员工作技能,还可以刷阅读时间。例如保证充足的睡眠和把手机锁在箱子里,提升专注力。例如找一些适合读书的地方,咖啡馆、公园,甚至是网吧。

5

六月份刚开始的状态很不错,目标会定得稍微高一点。

第一个目标,看书450个番茄,写作12000字。

第二个目标,跑步30公里,室内单车10小时,冥想10小时。

第三个目标,在之前没去过的10个地方看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