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
最近有人问我为什么删了几篇文章。其实没有特别的原因,觉得不是很满意就删了,只保存在自己电脑里面。
其实我很少有写了文章就立刻觉得不好的。相反的,每次写完都会反复看几遍、读几遍,在恬不知耻的内心自夸中把它们推送出去。
如果你真觉得好,每次推送的时候记得第一时间点开,然后保存在笔记类应用里面就好了。
2.
最近的一篇文章是在海岸城的星巴克里面写的。说起来,这是最近刷的第三家咖啡馆。
周六晚上没能做到早睡,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头还有点疼,于是写作计划延后。早点吃午饭,补了个觉,打车到地方的时候才刚刚一点钟。
人不多,拿了杯抹茶拿铁就找了个位置坐下,一会儿就进入了状态。
繁华地段的咖啡馆都差不多,人来人往,没有安静的时候。写了一会儿,一个穿着校服的高中生和应该是他同学的女生问了声“有没有人”就坐到了我旁边,拿了饮料穿着黑色长裙的漂亮女孩就走了,男生留下写作业。
中途很少走神,每隔半小时左右就看看四周,不一会就回过头来继续写。这种状态很美妙,据说在心理学上叫“福流”还是叫“心流”。一直到四点多钟电脑提示电量不足的时候,我才不舍地停下。收拾东西,一步一步挨着去找厕所。
写的时候太入神,没有察觉到膀胱一直在经受越来越大的压力。
3.
我喜欢有趣的人,活泼爱笑的女生和玩得开的男生。跟他们在一起,眼前的整个世界都会变得亮堂,多了许多颜色。
然而,我自己却不是这种人。
喜欢热闹,但我更喜欢安静,时间一长就更是如此。去年年尾到今年上半年,几个月的时间里,我就像是把自己从家门扔了出去,随着江水漂流直下,去到哪里就算哪里。
有人约我去短途旅行,去。有人约我吃饭,去。有人约我看电影,去。有人约我唱K,去。周末,甚至是工作日的晚上,只要不让我一个人待在家里,去哪里、做什么都行。
这些日子了,我失去了安静的力量。
这种力量,我在高三的时候第一次体会到。那时候学习压力大,不过我还是找到时间在寝室里看课外书。每天吃过饭,离晚自习还有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。我会来到宿舍的小自习室,通常这个时候一个人都没有。我就坐在一张不知道哪里搬来的椅子上看小说,看村上春树,看《偷书贼》。整个人沉浸其中,身心的疲劳尽去,快到点的时候再洗个澡,开开心心地去教室复习。
再一次长时间地感受到这种力量,是在去年六月份到八月份。在那将近一百天的时间里,我事无巨细做记录(有发在朋友圈,一个独立地分组里,只有公众号的关注者才能看到),记录着工作和下班之后的阅读与写作。
无论在外面经历了什么,也无论内心遭受了什么,只要一坐在桌子前面,我就可以立刻得到安宁。这就是安静的力量。
4.
经过这两个多月的努力,我终于把这种力量找回来了。
然而,开心之余又有些担心,担心自己什么时候就把它给弄丢了,再一次陷入惶惶不安的泥沼之中。
有很多次不想上班,想请假睡大觉打游戏,忍住,告诉自己不可以。有很多次下班回到住处不想跑步,想不管不顾地吃一顿好的然后看各种综艺节目,忍住,乖乖穿上跑鞋出门。有很多次不想看书不想写东西,想看网络小说杀死一天的时间,忍住,把自己钉在桌子前面。
有的时候,哪怕你再怎么喜欢做一件事,也会有厌烦的时候。真到了这样的时候,还是要强迫自己坚持,不能放任自流。
为了安静的力量,再怎么小心翼翼都不为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