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影第1部:一千多年前的事情,我们这些普通人为什么还想知道?

1

我已经很久没看过电影了。上一次跟别人一起看电影,是在4年前。上一次自己一个人看电影,是在6年前。看电影对我来说,原本就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。它既给我带来不了阅读的深度乐趣,也给不了短视频那样短平快的精神麻醉。

那为什么我会一个人去看《长安三万里》呢?难道是因为这部片子特别好吗?是ChatGPT让我去的。我问ChatGPT:我已经阅读9500小时的书,这一辈子想读10万小时的书。你能给一些建议,帮助我达成这个目标吗?

ChatGPT回答了很多,其中一部分是:要想能够坚持长期阅读,必须要保持好奇心和兴趣。你可以在阅读某本书后,选择观看与书籍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,比较书本与电影的不同呈现方式。于是,我打开售票软件,选了《长安三万里》。

2

在看电影之前,我要先看一些相关的书。《长安三万里》讲的是高适和李白的交往经历,时代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乱的前后。于是我就先后看了好几本跟安史之乱有关的书,还包括一本李白的传记。

安史之乱当中,我以前记得最多的是马嵬坡事件,也就是杨贵妃之死。印象里,叛乱愈演愈烈之后,唐玄宗李隆基逃出长安,在马嵬驿这个地方,将士们突然不肯走了,都说杨贵妃红颜祸水、祸国殃民,非要请旨把她给杀了。皇帝没有办法,只好赐死她。那时候,我就在想,怎么什么都怪在女人头上,这不是明摆着找替罪羊吗?其实,真实的历史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
《弃长安》这本书写道,在杨贵妃被赐死之前,还有一个人死在她前头,就是她的堂兄,当朝第一权臣宰相杨国忠。将士们以勾结吐蕃的名义,先斩后奏杀死了杨国忠,然后为了斩草除根,就找了一个由头,逼死杨贵妃。

让我高兴的是,就连逼死她的人不认为她真的有罪,安史之乱的追责人名单里没有杨玉环的名字。让我感到更悲哀的是,她即便是无辜的,也非死不可。

那么,到底为什么杨国忠会被杀呢?他真的在勾结吐蕃,叛国谋逆吗?这个问题,我们暂时先放下,后面再讨论。

3

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体验很好、很有仪式感,跟在家里用电脑看完全不一样。看《长安三万里》的过程中,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以下几点:

第一,唐诗真的是融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基因里面。整部电影里出现了几十首诗,其中很大部分都曾经背诵过,甚至到现在都会背。看这部电影,会很有亲切感,不会觉得无聊。看电影的小朋友很多,他们会大声地给哥哥姐姐、叔叔阿姨们表演背唐诗。好几次,我都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
第二,看电影之前先做功课真的很有用,能增强观影体验。如果事先没看那些书,我应该不太理解为什么李白和高适要壮游,到处拜访达官贵人,求他们举荐自己。我应该看不太懂,为什么李白会成为反贼,永王之乱是怎么回事,为什么会牵扯到他,我应该会不太习惯,电影把李白塑造成这么一个不靠谱的酒蒙子,明明什么事情都干不好,还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。

第三,电影不等于历史,电影是艺术,就会有艺术化的地方。其中一个跟史实有出入的地方,就是李白为什么会被从轻发落。电影里写的是,高适写信给郭子仪,拜托他为李白求情。史书上记载,高适与李白有旧,然李白牵涉永王之乱时,世人皆为其喊冤,独高适一言不发。成人童话的美好想象,与现实世界的残酷真相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

4

在看完电影之后,我产生了一个跟电影故事核心无关的好奇:唐朝之后的朝代,是如何解决信任问题的呢?

为什么我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?那就要先回过头来看杨国忠之死。有一定的史实证据证明,杨国忠是被太子李亨,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给害死的。

李亨很恨杨国忠。李亨在当太子的这么些年,一直被唐玄宗猜忌,甚至因此多次与自己的妃嫔离婚。好几次,都是杨国忠给告的状。那么,是因为杨国忠很讨厌太子,非要跟他作对吗?其实并不是,杨国忠是在投其所好,是在迎合皇帝打压太子的想法。

唐玄宗之所以会一直打压太子,是因为唐朝开国以来的血腥夺权传统。唐朝最有名的皇帝,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。他帮助父亲李渊建立了唐朝,之后发动了震惊朝野的玄武门事件,杀死了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,继而逼唐高祖李渊退位,登上帝位。过了一些年,武则天就出场了,把自己的儿子扶上皇位又拉下来,最后自己当了皇帝。这个过程中,又是人头滚滚,杀得血流成河。到武则天老了,太子李显发动政变夺回了皇位,史称神龙政变。过了没几年,李显就被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死,韦皇后想要效仿武则天称帝。这时候,年轻的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合作发动政变,拥立其父李旦(李显的弟弟)为帝。还没等新皇帝坐稳,李隆基又和太平公主斗了起来。软弱的李旦觉得保命要紧,就禅让给了李隆基,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唐玄宗。最后结果是,唐玄宗赐死了昔日的同盟,也是自己的亲姑姑太平公主。

到这里,我们应该可以理解为什么唐玄宗会这么防备太子,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这么冷酷无情了吧。太子李亨在幕后谋杀杨国忠、杨玉环成功之后,并没有随着皇帝一起逃亡四川,而是自己带着人马到今天的陕西,自称皇帝,奉玄宗为太上皇。玄宗得到消息之后,沉默良久,基于军事力量对比和政治局面发展,只好承认这个既成事实。

这是一个关于政治权力如何正常交接的问题,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如何建立信任的问题,这是一个你相信什么、什么就会成为现实的问题。因为这些问题,我突然对宋、元、明、清这些后继朝代的历史变得有兴趣起来,强烈地想知道后世的聪明人到底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。最后结果如何,是成功还是失败?

5

我不爱看电影。电影对于我来说,就是阅读的一种辅助工具。

第一,在选择电影的时候,我不会选择那些我觉得最有趣的电影,而是会选择那些可以引发我思考的电影。抛开阅读,我会选择看《八角笼中》、《孤注一掷》,不会看《长安三万里》。之所以实际上看的是后者,而不是前者,是因为这样的选择有更利于我扩大阅读的范围,更有可能增加我对阅读的兴趣。

第二,在看电影之前,我会搜集一些跟电影主题有关的书,通读一遍。

第三,在看电影的时候,我会关注电影里的内容跟我阅读的材料之间会有哪些关联。

第四,在看完电影之后,我会把引发我更多思考的问题给记下来,作为后续阅读计划的方向。

最后回答一个标题里问的问题,为什么我们要看历史,为什么我们会对一千多年前的事情感到好奇?沧海桑田,政治、文化、经济、科技都会变,唯独人性不变。